2.9万人围观!130亿起叫价的法拍案流拍,涉及这家上市公司

(原标题:2.9万人围观!130亿起叫价的法拍案流拍,涉及这家上市公司)

7月5日上午10时,在京东拍卖平台经历了一个月的挂牌和一整天的竞拍,叫价130亿元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首拍宣告流拍。该项目最终无人报名,更无人出价,仅收获了2.9万人的围观和729人的关注提醒,项目体量过大被视为流拍的关键原因。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流拍


(资料图片)

这桩被形容为7年以来司法拍卖最大估值的拍卖案,体量之大令人咋舌。项目起拍价达130.44亿元、评估价达163.05亿元,如果希望报名入场竞价则需要提供6.52亿元的保证金。同时,法院要求竞得者在半个月内(7月20日)前即缴纳除保证金外的拍卖余款。

具体来看,该项目由ST世茂(600823)持有51%权益,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大运中心片区。本次拍卖的地块是全部14宗项目土地中的12宗——为了顺利实现保交付,深圳安居建业此前已经接手深港国际中心其余两宗拟用于建设公寓的地块。

根据资产评估报告,12宗拍卖地块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共24.36万平方米,单位面积地价7.44万元/平方米,估算楼面价1.58万元/平方米。项目楼面单价并不昂贵,根据贝壳找房提供数据,目前龙岗大运片区写字楼新房平均价格普遍在3万元左右。

虽然单价并不高,但是极大的交易体量,决定了本次流拍并不出人意料。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即表示,该项目体量大、变现难度高,对潜在接手方的要求会比较高。

极大的交易体量,也是该项目最终上架法拍平台的直接原因。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在进入法拍程序之前,世茂也曾试图扭转局面,包括为项目引入有实力的国企成为战略投资者、接触多家房企洽谈出售等,但最终由于项目体量太大、商办性质、难变现等原因,导致一系列动作均无下文。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最终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项目首次流拍后,就会折价再次变卖,如果最终变卖还是不成功的话,有可能直接以保留价抵债。

曾梦想建设“新地标”

130亿元的项目拍卖对于买方而言颇为吃力,但是对于项目所有方ST世茂(600823)而言,这一价格不仅意味着较成本价打了对折,更意味着ST世茂放弃了在深圳建设“新地标”的梦想。

经过穿透,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由ST世茂持有51%权益,上海世茂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19%权益。中信信托通过合伙企业持有剩余30%权益,中信信托正是本次拍卖的申请执行人。

2017年12月,ST世茂高调宣布,以239.43亿元竞得编号为G01046-0095宗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ST世茂当时介绍,这个被命名为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的项目,土地面积32.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6.45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深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深港青年合作创业中心、深港国际演艺中心、超五星级酒店等一系列标杆项目。

ST世茂曾表示,通过该项目的落地,龙岗将发挥深圳与香港的资源互补优势,全力打造深圳东部中心。“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历史机遇下,加大力度引进香港的金融、经贸、教育、科技等领域资源,推动深港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深圳新地标,力争成为粤港合作的标杆项目”。

根据ST世茂的规划,在该地块上建设的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和港珠澳合作创新中心预计均将于2023年入市,前者预计可租面积60万平方米,成熟期预计收入(含酒店收入)20亿元/年;后者预计可租面积40万平方米,成熟期预计收入(含酒店收入)10亿元/年。

如今,2023年已至,原计划落地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依然空空荡荡,杂草丛生。据了解,因企业流动性问题,该项目在2022年即已停工。根据土地估价报告,该项目实际在建工程量仅不足20万平方米,主要为商业、办公用楼以及营销中心,估价报告对在建工程评价共计13.27亿元,与ST世茂原本计划投资的500亿元相差甚远。

目前,ST世茂也面临重重难关。

在业绩层面,ST世茂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7亿元,同比下降70.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45.31亿元;在经营层面,2023年1-5月,公司销售签约金额虽然同比增长13%,但金额仅约40亿元。

债务以及退市风险,则是ST世茂目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ST世茂7月1日公告,公司有公开市场债务累计7.8亿元未能按期支付,有50.76亿元的非公开市场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债务未能按期支付。而在5月30日,ST世茂股价盘中一度触及1元/股的红线,公司随后即宣布了股份回购、控股股东增持等一系列稳定股价措施。

校对:杨立林

关键词: